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历史性实现了100%绿色电能供应。绿色电力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生活中。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提出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完善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优先利用的电力交易机制,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鼓励新能源发电主体与电力用户或售电公司等签订长期购售电协议。
背景和意义
依托我国对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撑,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比重连年攀升,有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在积极推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新能源总发电量比重已趋近30%,我国面临着新能源持续高速发展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双重机遇。绿色电力交易的开展旨在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充分激发供需两侧潜力,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什么是绿色电力交易?
绿色电力交易是以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在电力中长期市场机制框架内设立的交易品种,能够全面反映绿色电力的电能价值和环境价值,并提供相应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
怎么参与绿电交易?
售电主体
根据市场建设发展需要,售电主体可逐步扩大至符合条件的水电企业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
购电主体
电力用户或售电公司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售电公司应与有绿色电力需求的零售用户建立明确的代理关系。
电网企业落实国家保障性收购或代理购电政策的,可以作为购售电主体参与绿色电力交易。
适时引入电动汽车、储能等市场主体参与绿色电力交易。
交易标的
交易流程
绿电价格
绿色电力价格=电能量价格+环境溢价
分别体现绿色电能市场价格、环境属性价值,通过交易的绿色电力价格,市场电价会有所上浮,可以体现出可再生能源的绿色权益属性。
绿电交易 绿证和碳市场的关系
绿色电力交易
绿证
碳市场
绿色电力交易与碳市场
2022年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加强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衔接,研究在排放量核算中将绿色电力相关碳排放量予以扣减的可行性”。这表明未来绿电市场与碳排放权市场将进一步进行联动。
绿色电力交易中得到的绿证与自愿认购的绿证均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核发,具有相同的认证效力,本质上是相同的。
通过开展绿电交易,可在电网调度运行中优先组织、优先安排、优先执行、优先结算,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导绿色电力消费,体现出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更好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未来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绿电、绿证、碳排放权三市场的联动性有望进一步加强,进一步促进绿色电力供需的有效对接,提升电力市场的环境价值,推动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